第1章 雪夜拾孤1
话说在永昌十三年的元宵节夜晚,洛京城的上空开始飘起了小雪花儿。
程砚舟拢了拢狐裘领子,呵出的白气在琉璃灯下氤氲成雾。他刚与几位绸缎商人谈完今春的蚕丝收购,此刻正穿行在熙攘的街市中。
"少爷,老爷嘱咐要早些回府。"身后的小厮紧赶两步提醒道。
"不急,再逛逛。"程砚舟漫不经心地应着,目光却被街角一团黑影吸引。走近了才看清是个蜷缩在墙根的少年,破旧的单衣上积了层薄雪,像只被遗弃的小兽。
少年突然抬头,一双清亮的眼睛首首撞进程砚舟心里。那眼神让他想起三年前在终南山见过的幼鹿——警惕又脆弱,却藏着股倔强。
"多大了?"程砚舟蹲下身。
"十二。"少年声音嘶哑,手指冻得发紫却紧攥着半本残破的《论语》。
程砚舟挑眉:"识字?"
"娘亲教的。"少年突然剧烈咳嗽起来,瘦弱的肩膀不住颤抖,"她...上月病死了。"
一阵风卷着雪粒子扑来,程砚舟鬼使神差地解下狐裘裹住少年。小厮惊呼:"少爷!这貂裘值二十两银子呢!"
"闭嘴。"程砚舟轻斥,转头问少年:"可愿跟我走?"
少年瞳孔骤缩:"做...做什么?"
"做我的书童。"程砚舟看见少年怀里的《论语》露出的一角批注,字迹清秀工整,"管吃住,月钱五百文。"
小厮倒吸凉气。这价钱都够雇两个壮劳力了。
少年怔怔望着程砚舟伸来的手,那手指修长白皙,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,腕间一抹檀木佛珠泛着温润的光。他忽然想起娘亲临终的话:"竹儿,有机会就抓住,别像娘一样..."
"我叫齐竹。"少年哑声道,却没去碰那只手,自己撑着墙慢慢站起来。程砚舟也不恼,收回手笑了笑:"程砚舟。"
当夜,程府西厢的暖阁里,沐浴更衣后的齐竹让程砚舟吃了一惊。洗净的脸庞虽瘦削却眉目如画,尤其一双凤眼流转间竟有几分书卷气。老管家送来姜汤时小声嘀咕:"倒像个落难的小公子..."
"会研磨吗?"程砚舟指着书案上的砚台。
齐竹点头,动作娴熟地注水执墨,手腕悬转的弧度赏心悦目。程砚舟铺开账本,却发现齐竹的目光黏在了他刚写的字上。
"认得?"
"是《九章算术》的粟米题。"齐竹犹豫道,"少爷第三行算错了。"
程砚舟愕然,细看果然发现错误。他故意指着书架:"取那本《楚辞》来。"
齐竹准确无误地从上百册书中抽出青布包封的典籍。程砚舟翻开《离骚》篇随意指了句,少年立刻接诵下文,甚至指出某处注释与某大家版本有异。
窗外雪落无声,程砚舟看着灯下少年专注的侧脸,心尖像被羽毛轻轻扫过。他自幼锦衣玉食,要什么有什么,却第一次对一个人产生如此强烈的占有欲。
"从今日起,你住这暖阁。"程砚舟突然道,"明日我让人在书房添张案几。"
老管家闻言变色:"少爷,这不合规矩..."
"我的规矩就是规矩。"程砚舟打断他,转向齐竹,"还有什么需要的?"
齐竹抿了抿干裂的唇,小声道:"能...能不能把我娘的牌位带来?"
程砚舟心头一软。他看见少年说话时脖颈绷首的弧度,像把不肯弯折的剑。
"我派人去办。"他伸手想揉齐竹的发顶,却在半空停住,转而拍了拍对方单薄的肩膀,"早些歇息。"
回到寝屋,程砚舟辗转难眠。窗外雪光映着那件沾了泥渍的貂裘,他忽然想起午后父亲说的话:"盐引的事打点好了,下月你就与赵家小姐相看。"
他烦躁地翻了个身。枕畔《庄子》滑落在地,正翻到"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"那章。程砚舟盯着"相濡以沫"西字,心头莫名悸动。
西厢暖阁里,齐竹蜷在崭新的锦被中,鼻尖萦绕着陌生的沉香气。他偷偷抚摸柔软的被面,这是他有记忆以来第一次睡在真正的床上。角落炭盆噼啪作响,他望着梁上垂下的流苏帐幔,眼泪无声浸入枕中。
娘亲,我好像抓住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