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爽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机会,她对赵轩和孙宇说:“这次考核,你们一定要好好表现。这是你们在朝堂上更进一步的好机会。”
赵轩和孙宇说道:“是,娘娘。”
赵轩在文选司更加努力地准备考核。他把自己平时整理的官员任免案例拿出来,仔细研究,总结经验。
孙宇在度支司也在复习账目管理的知识,同时向王老请教一些可能会出现在考核中的难题。
考核的日子到了。官员们纷纷来到大殿,按照各自的部门站好。
皇帝坐在龙椅上,旁边坐着几位重臣,他们将作为这次考核的评判。
首先考核的是吏部的官员。赵轩站在队伍里,心里有些紧张,但他看到柳爽在一旁给他使了个鼓励的眼色,他立刻镇定下来。
当轮到赵轩接受考核时,他走上前,恭敬地行礼之后,开始回答问题。
他对答如流,而且提出了一些很新颖的观点,让在场的大臣们都刮目相看。
皇帝坐在龙椅上,也微微点头,表示满意。
孙宇在考核户部官员时,也表现得非常出色。
他对账目管理的细节掌握得很好,对于如何增加财政收入等问题,也给出了合理的建议。
考核结束后,皇帝对新科进士的表现很是满意。
他对大臣们说:“朕看到这些新科进士的成长,甚是欣慰。朕相信,他们会成为我朝的栋梁之材。”柳爽站在一旁,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。
她知道,自己的计划又成功了一步。
那些曾经对新科进士不满的大臣们,看到赵轩和孙宇在考核中的表现,也无话可说。
他们知道,想要再打压这些新科进士,己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。
赵轩和孙宇回到自己的职位后,他们在六部里的威望也提高了不少。
那些被他们拉拢过来的年轻官员们,对他们更加敬佩。
柳爽在后宫里,也听到了朝堂上的消息。她对阿顺和小彩说:“看来一切都在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。不过,我们不能放松警惕,这朝堂和后宫的争斗永远不会停止。”
阿顺和小彩说道:“是,娘娘。”
随着时间的推移,柳爽在朝堂和后宫的势力越来越大。
她开始谋划着一些更大的计划,她想要让自己的人在朝廷的关键职位上占据更多的席位,这样她就能更好地掌控朝堂。
有一天,柳爽把赵轩和孙宇以及他们拉拢的一些年轻官员召集到自己的宫殿。
柳爽坐在上位,看着下面的众人,说道:“你们都是我信得过的人。现在,我有一个更大的计划。我想要在下次的官员升迁调整中,让你们中的一些人能够进入更重要的职位。”
赵轩说道:“娘娘,这恐怕不容易。朝廷的升迁调整涉及到很多方面,而且还有其他大臣的竞争。”
柳爽笑了笑,说道:“不容易才需要我们去谋划。我会在后宫里想办法影响皇上的决策,你们在朝堂上也要做好自己的事情。要让皇上看到你们的能力和忠诚。”
孙宇说:“娘娘,我们明白了。我们会按照您的吩咐去做的。”
柳爽接着说:“还有,你们要注意那些对我们有敌意的大臣。他们虽然暂时被打压下去了,但保不准什么时候会再次发难。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。”
众人齐声说道:“是,娘娘。”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柳爽在后宫里用尽各种手段,让皇帝对她的话更加重视。
她会在皇帝耳边提起赵轩、孙宇等官员的才能和忠诚,慢慢地影响着皇帝的想法。
而赵轩、孙宇等官员在朝堂上也积极表现,他们努力工作,同时也在寻找机会打压那些对他们有威胁的大臣。
在一次朝堂会议上,讨论到一个重要的工程建设项目。
这个项目关系到朝廷的民生和财政。赵轩在会上提出了一个很合理的方案,这个方案既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,又能节省不少财政开支。
皇帝听了之后,对赵轩大为赞赏。
孙宇也在户部的事务中,提出了一些关于税收调整的建议。
这个建议有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,增加朝廷的税收。
皇帝也认可了孙宇的想法。
随着这些事情的发生,赵轩、孙宇等官员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。
其他大臣们看到这种情况,也纷纷改变了对他们的态度。
有些大臣开始主动向他们示好,想要加入他们的阵营。
柳爽看到这种情况,心里很是满意。她知道,自己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地实现。
她对阿顺说:“看来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。不过,还是不能掉以轻心。”
阿顺说道:“是,娘娘。”
在后宫里,那些妃嫔们看到柳爽的势力越来越大,也不敢轻易招惹她。
林妃原本还想找机会给柳爽使绊子,但看到柳爽在朝堂上的影响力,也只能放弃了这个想法。
柳爽依旧会举办一些宴会,邀请后宫的妃嫔们和朝堂上的官员夫人们参加。
在宴会上,她展示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,同时也在暗中观察着众人的反应。
她想要通过这些宴会,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,让更多的人站到自己这一边。
就这样,在柳爽的精心谋划下,她在朝堂和后宫的地位愈发稳固,她的势力也像滚雪球一样,越来越大。
她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女王,操控着一切,让所有人都按照她的意愿行事。
朝堂之上,气氛看似平静,实则暗涌流动。柳爽像往常一样,仪态万千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。
她身着华丽的宫装,衣料上绣着精致的花纹,随着她的一举一动闪烁着光芒。
她的发髻梳得整整齐齐,簪子稳稳地插在发间。
这时,一个大臣站了出来。这个大臣名叫李福,身材高挑但有些消瘦,脸上带着几分长期在官场养成的狡黠。
他朝着皇帝恭敬地行了一礼,然后转向柳爽这边,眼神里带着一丝挑衅。
“陛下,臣以为这新科进士们升迁过快,虽说有些才能,但毕竟入朝不久,根基尚浅。如此轻易地让他们进入重要职位,臣恐会引起朝堂动荡。”李福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着,不少大臣纷纷点头,表示赞同他的看法。